王晨
申小龍先生認為,黎錦熙先生對于與章法脫節(jié)的指點法是多年來語法教學不起作用甚至引起反感的原因,本人對此深有同感。
我就不太喜歡語法,好好的一個句子就像是做手術一樣被拿到語法規(guī)則下來使其支離破碎,從一個句子下面引出三個四個半框框,毫無美感。簡直像是一個被木條支起來的人,毫無生氣。當然,不能說講語法是錯誤的,它畢竟是漢民族語言長期發(fā)展積淀而來的精華所在。但句句講求合乎語法就會顯得不夠生活了,沒學過文化不懂語法的人一樣活一輩子,一樣快活自在,也并沒有因為不懂語法而不能與人溝通,或許可以說懂得語法是文化程度高的人的一項本領、技能。但在我看覺得只要說話沒有語病讓人清楚明白也就可以了,并沒有必要對語法去進行深究,當然若是搞研究的話就有必要去深入研究了。因為通過語法的發(fā)展從一個側面反映了人類的生活狀況、人類的思維的思維方式?,F(xiàn)在有許許多多的流行語、網(wǎng)絡用語,一方面反映了時代發(fā)展的特征,在另一方面也反映了現(xiàn)代人的思維方式,對于這些的研究是很有必要的。然而,去研究過去的那些條條框框,用條條框框去衡量所說所寫的每一個句子,這樣的做法我實在不敢恭維,就像是一個心機頗重的人,每說一句話之前都要在腦子里多打幾個轉再說出來,這樣的人太累了,這樣的生活也太累了,人活一世,都追求高品質。但在追求的途中就不能活得簡單一點嗎?急功近利的算計到最終還不是歸于一抷土,再說你在算計他算計她,別人會不知道嗎?人家只是沒說而已,但是你卻是那個最悲哀的!由此,我覺得現(xiàn)在的這種輕語法的發(fā)展趨勢并不是一件壞事,至少反映了人們在追求簡單隨性的生活了。那些機關算盡的人終究是要吃虧的。
在這本書中,申小龍先生論述了我們漢民族的整體性思維,并且找到了科學的論據(jù):“生理學研究表明,中國人的思維偏于大腦右半球,而右腦主觀的能力正是具體性的能力,綜合性的能力,類推性的能力,空間性的能力,直覺性的能力,整體性的能力。”我覺得這個論據(jù)很重要,這是闡釋我們中國人整體性思維能力強的一個有力證據(jù),由于中國人多習慣整體性思維從而導致我們的漢民族語言也需要從整體去關照,正如申小龍先生說的“以大觀小”的綜合性知解,“以大觀小,從篇章看句子”這一點也就像是 “格式塔心理學”從整體出發(fā)來分析問題,統(tǒng)觀整體。
由此,我們認為漢語的句子也不是封閉單一孤立的而是與其語境,邏輯緊密聯(lián)系著的,分析一個句子的意思單看句子本身是不夠的,必須得把句子放在語境中才能分析得出其真正含義,這同時也體現(xiàn)了中國人思維的邏輯性,說每一句話都不可能是不著邊際的孤立的一句,必須有他的“前因”“后果”,說到語法使我不得不想到語感,可以說我對語感可以說感觸頗深。在語言的學習中,無論是漢語還是英語,語感都給了我很大的幫助。語感對于我在很大程度在于一個“整體感知”,每當讀完一篇文章,合上它,就會在心中燃起對這篇文章的一個整體感覺,一個觸點。這個觸點對于我往往都是這篇文章的主題、中心。對于一些完型類的題目,則更多的是一個知識積累的自然流露。“語感”這一現(xiàn)象很神奇,他是在疲于學習語法之時的一個救命草,憑借著語感,我的語文和英語成績都不錯。但語感是需要知識的積累并不斷感知的,這就使得我們需要不間斷的去積累去感知,或許相比之下這要比學習語法要更辛苦,但這種學習方法要更快樂更有益一些,所以說語言學習的過程也是對人的學識修養(yǎng)豐富的一個過程。語言關乎人的性情,這或許可以理解為申小龍先生所說的漢語的精神是充滿感受和體驗的精神。從語言上能夠體現(xiàn)出一個人思維的性格。“聽語而知人”說的就是這個吧!
另外,申小龍先生稱“漢語是一種藝術型的民族語言,漢語思維具有藝術氣質”說起漢語的具象思維是我不由得想起我國古代的象形文字,我曾看過一篇對“孝”字的研究,它的象形結構意為“年輕人在下面支撐著老者”生動的再現(xiàn)了孝字的含義—“子承老”不光有繼承的意思,還有順承承受的意思。從而領會到“孝”的本質即是子對老的順從。由此可見,漢民族文字所體現(xiàn)的是一種具象思維。漢人慣于將抽象的事物用具體的符號表現(xiàn)出來,在此,又體現(xiàn)了漢民族人民高超的智慧與豐富的想象力。
供稿:工會辦公室